IBM 的成功秘訣 - 矩陣式管理

 首先來瞭解一下 ibm 式矩陣的含義,簡單地說:任何一位元 ibm 的現有或潛在客戶,都至少有兩個 ibm 人盯著你,一位來自 ibm 品牌事業群(硬體、軟體、 pc ……),另一位則來自產業事業群(金融、交通、製造……);而每一位 ibm 當地經理人,一樣有兩個 ibm 主管盯著你,一位元是地區主管,另一位元則是品牌或產業的 ibm 總部主管。這套組織兵法的最大目的,就是不漏失任何一個客戶的需要,而且當客戶有了需要, ibm 可以動用全球資源、以最快速度來服務它。 Ibm 就是憑藉這套矩陣式管理而使自己從一家低毛利的硬體大公司,成功轉向高附加價值的新服務巨人,它不但牢牢夾住財富 500 強企業半數以上客戶,而且還可以隨時調兵遣將打「亞洲杯」、「歐洲杯」、「大中華杯」等。 

金字塔之疵

現任 ceo 郭士納指出在他任 ceo 前, ibm 是全球著名的金字塔型組織代表公司,那時, ibm 成立無數銷售事業部,但彼此卻缺乏橫向的聯繫。從而造成不能及時滿足顧客的需求的現象,從而使失去了很多客戶。那時,美國客戶購買了大量 ibm 主機,但卻發覺系統整合問題重重,在求助 ibm 得到冰冷回應下,許多公司拒絕再買 ibm 產品,轉而走向功能日益強大的「桌上型 pc/ 伺服器」的解決方案;許多系統整合和服務,它們也不再找 ibm ,轉而向它的競爭者 eds 、 racle 、 hp 、 compaq 等購買;於是,藍色巨人財務報表開始出現血淋淋的紅字: 1991 年虧 28.3 億、 1992 年虧 49.6 億、 1993 年虧 81 億, 1993 那年的數位還打破華爾街歷史紀錄。後來經過脫胎換骨的整理,把矩陣式組織成功帶進 31 萬人的超級公司,改造成義大利國腳般的超級聯軍。

大象跳探戈

郭士納以身作則,親自搭飛機飛行全美拜訪客戶 ceo ,感動了客戶也驚醒了 ibm 人,從而使得 ibm 人心甘情願的做起了顧客的超級後衛。之後,郭士納又以顧客為中心,重組原本各主其事的事業群,整合成以產品類、業務類(以客戶所在產業,作第一手垂直行銷)為主的兩大團隊,讓他們既彼此競爭又彼此合作,即使是出過 5 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發實驗室,也必須定位在客戶的需求上,才能啟動研究進度。與此同時,他還把決策權由各地總公司回收到總部,但把官僚式的 8 、 9 個層級縮短到 4 層,同時各地業務分別由當地總經理、地區總經理與美國總部產品類、業務類總經理共管,從而很快速掌握世界顧客需求。在郭士納的整頓下, ibm 有了很大起色。 1996 年,和 ibm 「失聯」已久的美國保德信人壽重回 ibm 懷抱,是郭士納帶隊勝利的里程碑。

自從 ibm 示範出「大象跳探戈」的力量後,像一把鉗子牢牢夾住客戶的矩陣式組織,已成為當今最流行的組織改革潮流,臺灣東吳大學企 管系 教授黃家齊就指出:金字塔型組織強調部門功能性分工,抓的是效率;矩陣式除了功能分工外,更加強調橫向間的連結,強調彈性。「現在很多企業都轉向矩陣組織,例如最近動作頻頻的宏基。」他指出。

和許多事物一樣,矩陣式組織在有其優點的同時也有很多缺陷,其最明顯的缺失,就是內部管理和客戶視窗容易出現多頭馬車,讓人感覺措手不及。 ibm 當然也意識到矩陣的風險,近年來它也推出多項配套的管理原則,例如主管「領導力」的訓練以及「組織決勝」的績效制度。 首先在其領導力訓練方面, ibm 主管們必須受過各式領導能力的訓練,以「個人的氣魄和才識」來服人;而非以「你的薪水單,是由我來批的」權力來領導;每一個領導人的考績,是由主管、同事和部屬一起評分,只有真正獲得「上下左右」都滿意的 ibm 人,才能坐穩 ibm 主管的位子。其次就是在組織上, ibm 的做法是:人事考核會將參與 team win 任務性編組的 ibm 人,通通納入專案的績效評比中,不會有人付出卻無法得到回報,這套系統經由網路,連結世界 160 國家的各個項目。

1993 年, ibm 在郭士納的帶領前後總共裁掉了 82000 名員工; 2001 年初, ibm 在 9 年間又新增錄用了 97000 位同仁。幾乎同樣的人數,但營收成長了 260 億美金,獲利來回差距 160 億美金。不能不說這套 ibm 風格的矩陣組織,正牢牢鉗住華爾街、客戶和每一家科技公司的神經,從而使得 ibm 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壯觀局面。

創業小語:一個有思想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創業輔導顧問團隊可在創業過程中助你一臂之力,有創業的需求請撥: 0800-000601 ,如需更詳細瞭解可登入我們網站 http://www.open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