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義理

在中國人的社會裡,「人情義理」算是為人處事的一種規則。有些時候是沒有錯,而且是好人的作為,也有不少人以此地自豪,只是有時候「人情義理」在中國社會上不斷演變成悲劇,而且也讓每一個人都為之付出代價。下面有三個例子足以說明上述觀點:

手下能人異士卻走不出經營困境

一家公司如果有著一位不管在道德操守上還是在待人處世上都很傑出的經理,他手下還有一群能人異士的話,那公司的績效和發展一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吧?可是偏偏就是有這樣有事,這個優秀的經理卻總是走不出他的經營困境。究其原因:他是一個 孟嘗 君型的老闆,雖然手下有那麼多能人異士,可是異士各有脾性,為了能讓他們留在組織裏,這位經理可謂是廢盡心思和苦心。由於為了們設計了各種特殊規劃,不僅扭曲了自己也扭曲了公司的制度。變成了一家沒有效率、有時可解體的公司。

傑出主管不願當「抓耙子」

在公司出現問題之前,他早就發現了一大堆的問題,只是他將「指出問題」與「抓耙子、打小報告」畫上了等號,他說,要是事先說出來了,就是沒有道義,就是打小報告。讓人聽了又氣又無奈!

老闆自我檢討

他說,我自己也有很多類似的問題,在發現問題時,看著許多共事已久的老同事,心就軟了,不忍心嚴厲處置他們,反而想辦法周全,剛開始這好,有人協助我幫助他們,可是次數多了,我便成了一個「爛好人」。這樣下去,「人情義理」成了組織的共同災難。

但是一下子要改過來談何容易啊!由於對「心慈手軟」的留戀,他改變的進度很慢。

「不講道義講道理」

一本書中講了「不講道義講道理」的觀點。書的作者黎智英說道:只要講道義的地方,他掉頭就走,絕不留下來,因為他只講道理不講道義。因為道理是黑白分明,不會因對像不同、立場不同、親疏不同而改變。而道義是因人、因事、因地而不同,只講人個利害,不是問是非,又常常以私害公,是成不了大事的。上述那個老闆這才分清楚道義與道理之間的最根本的區別,也有了讓人比較滿意的改變。

創業輔導顧問團隊 顧問室 王金源
http://www.abss.com.tw